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网站主要对科研成果,合作交流,人才招聘、科普教育、专业资料参考、珍稀植物、植物数据库、植物志、GIS、植物生物地理、分子生物学、植物化学、北京植物园、中国标本馆、种质资源库、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介绍。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ICCBG)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ICCBG)是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林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生态环境部支持下,由中科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中国公园协会植物园工作委员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迁地保护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植物环境与多样性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植物园工作委员会以及东亚植物园网络共同倡议,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成立的我国植物园(树木园、药用植物园)间开展战略合作的公益性组织。
iFlora研究计划网站
iFlora是将植物学、DNA测序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系列关键技术的集成和攻关而研制,集标本(样品)收集、遗传信息获取、形态学和DNA数据分析为一体,为植物学专家、政府部门、行业和公众提供便捷、准确识别植物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新一代“植物志”(智能化装备)。 “十二五”期间拟完成中国常见维管植物科属的iFlora,即完成中国维管植物80%属(约2747属),25%种(约8000种)的iFlora构建。在已建设完成的相关数据库和研究所各科研部门深厚数据积累的基础上,从iFlora研建急需的核心数据、基础数据和拓展数据三级信息水平上进行系统整合,建设了支撑数据汇聚、融合和服务的应用平台,构建了我国常见维管植物iFlora标准数据库(ReferenceLibrary),全方位支撑iFlora的研制和应用。该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将为国家相关产业部门和公众便捷、准确了解与获取植物多样性和遗传信息提供全新的认知方式和平台。 目前,本应用系统涉及244科、1842属、7570种,DNA条形码90975条、植物照片87082张、采集信息18524条、种质资源信息31671条、民族植物学4717条、标本信息127万余条(来源CVH)。 本应用系统中还专门制作了iFlora-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鉴定信息平台(http://www.iflora.cn/Protectedplants/Default.aspx)和iFlora-中国药典药用植物鉴定信息平台(http://www.iflora.cn/POC/Default.aspx)。
果壳植物
果壳植物,是介绍植物的多样性、功能性、禁忌以及生活小窍门等方面的专业网站,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植物界所有知识,为更多的植物爱好者及所有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优质的专业服务,网站设计简约流畅,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通过对植物的科普,可以让我们发现更多更有趣的植物小知识,植物学,是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学科,通过了解植物,可以更好地了解大自然,给生活增加一抹色彩。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林学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学科发展可追溯到1909年广东开设的农事试验场暨附设的农业讲习所,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自1981年以来,森林保护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园林植物学先后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林学一级硕士点,2012年林学一级学科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广东飘之绿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名木古树保护
广东飘之绿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是飘绿园林医生”品牌旗下的子公司,是一家顺应名木古树保护需求、汇集行业技术专家而成立的专门从事名木古树保护、名木古树抢救复壮、古树资源普查、白蚁防治、古树移栽、树龄鉴定、古树迁移的专业机构,古树保护团队现有32名科研技术人员,专业涵盖植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保护学、农药学、昆虫学、生态学、园林等学科,形成一支中青年为主体、专业机构合理的古树名木保护团队。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006-5086